2025年8月23日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鲁姓委员会会长鲁占盈、常务副会长鲁兴表等一行深入许昌禹州市无梁镇,开展为期一天的鲁姓家谱修订调研工作。在刘花庄、时家门、姚店村三个鲁姓聚居村落,调研组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一场跨越近40年的家族文化接力。
在刘花庄村,83岁的鲁进昌老人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不已。当他问出“1986年续谱的鲁广银可来了?”时,现场顿时沸腾。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清晰回忆起39年前鲁广银等人顶着烈日前来续谱的往事:“那年天很热,他们背着干粮找到我们这里,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开始一笔一画的登记着信息……”说着,他准确报出了当年参与工作人员的姓名。
此刻,已是花甲之年的鲁广银快步上前,两人的手紧紧交握。“当年我们骑着自行车,靠问路找到一个又一个村子,”鲁广银眼含热泪,“有人说我们是为修家谱疯魔了,但今天看到散居各地的亲人重新团聚,一切都值了!当时参加86年续谱工作的现在就剩下我自己了,没想到来到这里还有人记得我,还有人记得我的名字,很开心,也很感动,看来当年的决定和付出没有白费,是我这一辈子做过最正确、最有意义的事”。
现场,鲁兴表常务副会长打开随身电脑,将前期收集的电子资料与宗亲们手中的纸质家谱逐条核对。不仅补录了40年来未登记的新增人口,更修正了原谱中的错别字。“每个字的修改都要经过三方验证,”他指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注释说,“这是对家族历史的尊重”。
鲁占盈会长表示:“鲁姓委员会的实践表明,科技赋能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这种'数字修谱'模式既保证了家族传承的准确性,更创造了跨代际的情感联结”。此次修订充分利用了大数据技术,通过地名数据库比对解决了因行政区划变更导致的人员失联问题。目前已完成郑州、新乡、开封等地多个村落,18000多人的鲁姓信息采集、录入,在各地宗亲的共同参与支持下,目前鲁姓委员会已搜集、保存来自全国各地的鲁姓家谱100余套。
鲁晓奇的爱人李伟霄摸着泛黄的古谱感慨:“从前续谱靠腿,现在靠网,但不变的是对血脉根脉的守护”。据悉,此次修订后的鲁姓家谱将采用“数字+纸质”双存档模式,同步录入鲁姓电子家谱馆数据库。
调研工作结束,现场鲁姓亲人的合影定格下了张张笑脸。鲁进昌老人拉着鲁广银的手约定:“下次修谱,还要一起来!”袅袅炊烟中,跨越近四十年的两代修谱人身影渐渐重合,续写着关于传承与守望的时代新篇。
副秘书长鲁又铭,理事鲁玉团等陪同调研。
初审 | 鲁又铭 校对 | 鲁家宝
复审 | 鲁照宏 终审 | 鲁建东
投稿信箱 | luxingwyh@163.com
联系人 | 鲁又铭:18103820333
鲁照宏:1383897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