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姓源自于姬姓,周武王姬发封其弟姬旦至鲁(今河南鲁山),姬旦因辅佐周成王,未就封,由其子伯禽代行鲁君之职,建立鲁国。后姬旦带兵灭奄,鲁国由此迁都至奄国故地(今天的山东曲阜)。鲁国历经多次变迁,后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便以国为姓。也有出自其他民族改为鲁姓的,如清朝时,满族的泰楚鲁氏、博都哩氏等汉化后又改为鲁姓的;景颇族的木如氏、恩昆氏等在汉姓中也有采用鲁姓的。鲁姓全国人口的分布较广,尤为河南、云南、安徽等省居多。
我分支的鲁姓(据我谱书记载)来自天津府静海县,是从静海县迁出的鲁家人。至于我先祖什么时候在静海何地定居生活,更无从考究。因为老谱书于清朝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夜失火,庭堂俱焚,谱书契煨烬无余。为让后人尊祖敬宗,不忘渊源。我先祖鲁景曾(在东北已中翰林,光绪戊子钦赐举人,庚寅恩科勅授翰林院编修),在清朝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孟夏望日,又重新编订谱书。在当时可收集家族历史佐证的素材,仅询问鲁景曾的三哥(鲁景俊)。据回忆,在当时天津府静海县,我的先祖是鲁圣支,膝下有四个儿子,大儿鲁道一、二儿鲁德一、三儿鲁孝一和幺儿鲁存一。鲁存一(我的11世祖)和侄儿鲁明(不知道哥三个中谁的儿子)于乾隆年间闯关东,由天津府静海县,迁居西边外承德府,朝阳县,地名小房身,安居三十余年。又于清朝嘉庆元年,移居吉林省长春厅,怀惠乡三甲八牌大三家子,迄今近二百三十年矣(今吉林省德惠市大青咀镇兴隆村大三家子屯)。
![]() | ![]() |
在当时从静海县闯关东的时候,还有邢姓和宋姓的人们,都有亲属联姻关系,邢、宋两姓的后人对他们先祖在静海的生活历史,所了解更是甚少。上个世纪80年代,我的长辈们去过静海寻根问祖,也见到了几个鲁姓家人,但对于外迁鲁姓家人的历史都不知道,太久远了!更谈不上鲁氏祠堂的历史文化。生活在静海先祖鲁圣支三个大儿子的后人一直也联系不上。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根问祖,希望在静海能找到同根同祖同源的鲁家人,我们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零的树叶,一直都在寻根。在吉林省德惠市的我们鲁姓聚集地,也向其他地方迁出了很多鲁家人,有去黑龙江,内蒙古,辽宁,也有去河南、湖北的,但现在多数都在大三家子屯这个区域,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地繁衍着。至于鲁存一的侄儿鲁明的后人有可能在黑龙江省的明水县一带,我们也一直在打听联系。同宗同祖同源的静海鲁家人,我真诚地想要联系你们!
家族人物
鲁景曾(1819-1895),幼时聪慧,先父早逝,家境贫寒,兄嫂扶持成人,笃志为学,持之以恒。“雪案萤窗,披吟不已,冬炉夏扇,诵读益勤”。幸而光绪14年(1888年)戊子科赐举人,光绪16年(1890年),71岁最后一次进京应试,曾经被誉为关东塞外老考童,终于暮年及第,皇清恩科敕授翰林院编修衔。自此,誉满乡里,光宗耀祖,关东名声大振。
鲁家门首两侧旗杆夹石和上马石。
接着开设杏馆,鲁家后人又喜中秀才五人。先祖鲁景曾终生以”舌耕为业,教诲存心”,族里和亲友子弟受其善诱,成才者甚众,在教育界中有20多位教师。为纪念其祖德宗功,我们鲁家后人特立花岗岩墓碑石于大三家子屯东山坡墓地。
![]() | ![]() |
现已成为德惠市文旅局文物保护单位。
鲁庆声,1954年生,曾任中共吉林省省委办公厅文印室主任(正处级)。
鲁祥武,1956年生,吉林省德惠市人,现任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鲁艺杰,女,1988年生,博士,现任大连海事大学讲师。
我族字辈
先祖鲁景曾亲手编写20个字辈:
景东邦周祥 声其隆世昌 学成国之本 明以庆文章
![]() | ![]() |
![]() | ![]() |
鲁景曾在清朝光绪二十年编写谱书及原序和字辈。
2009年8月1日,我鲁姓又修谱续谱,热心的第6世族人鲁阳声和他的两个叔叔鲁祥盛和鲁祥玉又续编20辈字:
廷桂青华彦 云天鹏俊扬 春辉家泽永 光耀海江常
2009年8月1日,鲁家人修谱续谱的合影。
2018年6月23日,在大三家子屯举行了吉黑鲁家人大团圆聚会活动。
我族家训
旧谱书家规
1.自序谱之后,凡某人之子,必书于某人名下,以其一脉相承明其所由生也。
2.序谱至五世则迁,六世即为始祖,亦必于本名上书明某支,以其支派相延也。
3.派分二十字以为衍流,字终则另起字,以遍示同宗欲其不相袭也。
4.同宗之人或必某支各有异长未始不可,惟名字不紊,则长幼有序亲疏可定也。
5.出继之子,必先于本生父名下书明出继,再于承嗣父名下书名承祧,以其绍箕裘也。
6.无嗣之人有妻则可过继别支之子承嗣,如无妻则不可承嗣,天下盖无无母之人也。
7.宗族甚繁无嗣之人且不可育养义子,虽已列入谱书,终不宜入祖茔以其无人承祀也。
8.入谱之时,男左女右必挨次书女某氏,不必书元次配等字,盖大礼必简也。
9.有继娶并庶妾生子者准其人入谱入茔,否则无论年之老幼皆不得入谱入茔,以其无嗣绪也。
10.年已既冠成婚,然后可列 于谱,以其进于成人可以承 先而启后也。
11.有登科及第必书其某年某月某日某官衔,上以明国恩,下以扬先烈也。
12.有出仕某省,某县或迁居某地,必于谱内注明,恐代运年湮无徵不信也。
13.有同姓无论何府何州何县概不准其结婚,恐其渎伦,所以遵周礼也。
14.有殊风异俗虽为同姓亦不 得冒认一家,恐其非我族类,即有认为一家者亦不得轻入谱书,以其不同宗也。
15.有分门别户远处他乡,无论富贵贫贱,均宜一体相视,所以明人道亲亲也。
16.族大宗繁必 择老成持重之 人以为族长, 如有方命圮族之人,必令其祭祖修茔,所以儆不肖也。
17.有欲列入谱 书必净手焚香祝告先人,方可启牍入书敬先人之手泽也。
18.谱例綦严務务宜恪守先业,垂裕后昆,所以尊祖敬宗俾子子孙孙万年于勿替也。
派分二十字 以为流传。自景字起首,一世衍中一字,一世衍下一字不须紊,至於 二十字终再令排演。
天下鲁氏一家亲,伴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因特网拉近了全球鲁姓家人的距离。东北鲁家人的我们与全国各地的家人们进行了互动交流,了解一些鲁家人的发展历史,家族的发展脉络、迁徙、重要人物及事迹。也了解了一些鲁家人的文化传统、家风家训、礼仪习俗、节庆活动等。尤其一些家族中的传奇故事、历史事件、民间传说传播得更宽更广!看到各地鲁家的家谱、族谱文献,珍贵资料的老照片,感到无比的自豪,真的给自己“充电”了。
2018年9月5日,山东宗亲与我们交流的合影。
总之,鲁景曾,一生孜孜苦学,终得暮年登科。其勤于育人,授业不倦,百折而不回的求学奋发向上精神,永远激励我们鲁家后人传承着家族的文化。
![]() | ![]() |
2018年6月23日,大三家子屯的吉黑两省鲁家人合影。
吉林省德惠市第七中学 鲁世学
电话号码 13756589760
初审 | 鲁又铭 校对 | 鲁家宝
复审 | 鲁照宏 终审 | 鲁建东
投稿信箱 | luxingwyh@163.com
联系人 | 鲁又铭:18103820333
鲁照宏:13838971549